首页>2019年三亚两会>代表委员风采

市政协委员刘旭升:透过现象看本质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

【字体: 打印
2019-01-15 11:32:10 三亚日报

市政协委员刘旭升:

透过现象看本质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

刘旭升

三亚中铁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旭升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,说起2018年作为三亚市政协委员的履职经历,他拿出一沓装订好的A4纸,上面详细地记录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,从2018年1月19日至2018年11月23日,每次会议、研讨、座谈,都清清楚楚标记了时间,做了概述。

2018年“两会”期间,刘旭升根据工作经验,结合三亚实际提交了《关于发展楼宇经济、建设中央商务区的建议》,为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建言献策,并得到了市财政局的正式答复。

采访中,刘旭升说他是一个对数字并不敏感的人,但三亚日报记者发现,他是一个喜欢挖掘、研究数据背后故事的人。

利益最大化 共享是关键

刘旭升介绍,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4·13”重要讲话、中央12号文件精神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部署,三亚市委、市政府启动了三亚市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工作。可以预见,这项工作将极大地带动三亚市的经济发展、美化三亚市的城市面貌。

“一般来说,写字楼建筑占到总建筑面积的50%,商业、餐饮业及公寓占到40%,其他服务建筑及必要的配套设施约占10%……”刘旭升准确的列出数据,分析以商业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写字楼建设标准。

同时,根据三亚中铁置业有限公司曾参与国内多个总部基地建设的经验,刘旭升从生态环境、办事大厅、会议、会展、车库、步行通道、食堂、文化、体育设施、冷源等多个方面,提出“共享”原则。

他介绍,中央商务区的概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,要求“最经济原则”,即“成本最小化、利益最大化”。如何实现“成本最小化”,“共享”应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。

交通是“雏形”还有很大改善空间

丰富的经验来自于工作中不断的实践,刘旭升来到三亚已经八年了,即将迎来在三亚的第八个春节。“没回去过,每年都这个点不能回去”他说。

工作、生活八年,刘旭升成为三亚城市发展的见证者、参与者,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。问起喜欢三亚的什么,他这样说:“都挺喜欢的,身边的环境在不断改善,有些地方的场景生活气息很浓,感觉特别好”。

但也有不足,“三亚的交通其实很简单,凤凰路、迎宾路,还有河东河西路就将整个市中心囊括在内。”刘旭升说,未来的三亚肯定要大很多,但目前只能用“雏形”来形容,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。

对于将来,刘旭升充满了期待。

作为三亚市政协委员,他充分发挥着政治协商、民主监督、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。不仅在中央商务区交通建设方面提出多个建议,对城市交通的规划,更是有着深厚的见地,并多次提出建议。

建言2019: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市民幸福感

没有空间,就没有发展,不能固守在城区。要拉大城市空间,需要打造综合的交通枢纽,利用交通优势引导城市空间形成,以此带动区域地位的提升,促进城市品质的构建,打造更多类似于半小时生活圈的交通模式,让这个城市越来越好,才能和自贸区自贸港更匹配。

见习记者顾翔 李少云

相关稿件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