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市情>三亚概览

历史人文

【字体: 打印打印
2025-05-07 08:26:00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

三亚古称崖州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人杰地灵。1992年10月及次年11月,在三亚境内的落笔洞里,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,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,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,它把海南人类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。早在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年),三亚就序列于中国版图。因其远离帝京、孤悬海外,自古以来三亚又被称为“天涯海角”,但溯自隋、唐以来1400年间,它与中原地区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从未中断。它曾是隋朝谯国冼太夫人的“汤沐邑”;唐朝大和尚鉴真漂流登岸和传道讲经之地;唐、宋两代曾有7位名相、名臣被贬到三亚。中原衣冠人物之南来,客观上在当地起了敷扬教化的作用,留下了诸多历史悠久的人文胜迹,沉淀了三亚灿烂的历史文化基础。据历史考究,延及宋、元、明朝时期,三亚的经济得于初步发展,棉纺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,黄道婆早年向本地黎族妇女学纺织技术的故事就是历史的见证。明朝时期,还涌现出了“琼州三星”之一的岭南巨儒钟芳。三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。目前,我市已经公布了6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共36项,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3个(黎族打柴舞、崖州民歌、疍歌);省级代表性项目名录12个(苗族盘皇舞、黎族钱铃双刀棍棒舞、黎族民间故事、黎族原始制陶技艺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、崖州酸粉制作技艺、崖城扁豆酱制作技艺、琼剧、回族传统婚礼、黎族民歌、黎族传统体育竞技、海螺姑娘传说);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21个(苗族招龙舞、黎族钻木取火技艺、苗族三色饭制作技艺、三亚糯米酒制作技艺、黎族藤竹编制作技艺、苗族刺绣技艺、港门粉制作技艺、三亚纸泥彩塑制作技艺、红沙月饼制作技艺、藤桥排骨制作技艺、游公节、苗族传统婚礼、三亚民间龙王祭俗、三亚端午节龙舟赛、黄道婆在崖州的传说、迈话歌谣、崖州军话民谣、霍氏中医望诊术、黎族骨伤疗法、黎族竹木乐器、椰雕)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5名,其中国家级2人,省级12人、市级91人。非遗传习所共8家,非遗工坊挂牌成立8家。

相关稿件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