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日,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、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国际人才与培训处组织实施、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归口管理、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承办的“中国-东南亚国家渔业技术国际培训班”在三亚正式启动。
作为中国科技援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期培训班旨在贯彻落实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,通过构建常态化科技人文交流机制,协助发展中国家培养水产领域专业技术人才。同时,通过系统性提升参与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,项目将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,切实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。
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文莱、越南、缅甸、尼泊尔等11个国家的22名精英学员。参训代表涵盖政府管理部门、科研机构、高等院校及企业核心技术骨干,充分体现了“南南合作”的广泛参与性和多元主体协同特色。
“中国在渔业现代化、生态渔业模式等方面的成就享誉全球。希望通过这次培训,能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带回国内,助力尼泊尔渔业的发展。”尼泊尔学员DIPAK KUAMAR MISHRA表示。
据悉,本次培训班主要聚焦热带水产养殖关键技术、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等前沿领域,通过理论授课、技术实训与产业考察相结合的模式,搭建中国与相关国家共享渔业科技发展经验的战略平台,为区域蓝色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
(记者 冯晨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