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亚中央商务区是海南自贸港政策主要承接地、封关运作前压力测试主要区域,发挥着全省经济发展新引擎作用。近年来,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党委全面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、市政府工作部署,紧紧围绕“强基础、重实干、抓落实”的工作思路,让党建工作紧密嵌入产业发展生态链,以“四聚”保障发展全要素、赋能全链条产业升级,奋力书写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聚心强党建
打造园区发展“牵引器”
管理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园区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园区党建的基础工程,着力建强园区战斗堡垒。构建“管理局党委—产业链党委—属地党委—企业党组织”上下联动、左右联结的运转机制;推动党组织建设与园区管理深度融合,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园区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。
一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。联动天涯区、吉阳区成立城市党建联盟,构建区域联动、部门协同、多元共筑的党建治理体系,推进共商共议机制,实现属地辖区全覆盖的良好局面。二是优化产业链条资源配置。成立邮轮游艇产业党建联盟、经贸产业党建联盟,将分散的信息、人力、技术等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,实现行业链条上业务通畅。三是持续推进园区楼宇党建。常态化联络300余家企业,成立中粮大悦城、保利国际广场、太平金融产业港、中铁置业4个楼宇党支部,覆盖30多家企业;以太平金融产业港楼宇为试点,创新搭建三亚市首个楼事会自治平台,推动楼事楼议、楼事楼办、楼事楼管,建立9大项、87小项项目服务清单。四是打造商圈党建全新地标。建立园区首个商圈党群服务驿站,乐•吉阳&三亚CBD商圈党群服务驿站(大悦城站)列入三亚CBD党群服务中心群,共享党建资源、共办党员活动、共推商圈发展。
聚力建平台
打造园区发展“倍增器”
管理局党委做实“党建+”模式,联动园区企业用好海南省“春节人才返乡会”“引才小分队进校园招聘”等载体平台选才引才,依托三亚中央商务区人才就业服务站招才留才,搭建金融人才实习基地、打造三亚CBD党群服务与金融创新创业中心、成立微党校等,依托特色品牌,聚力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,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、赋能产业链。
一是全面布局搭建人才梯队。成立三亚市(三亚中央商务区)金融人才实习基地,为深化校企合作进行有益探索,获评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。招引双轮驱动的同时拓宽引才渠道,刚性招聘与柔性引进多措并举。园区就业人员约1.6万人,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658余名,聘用境外人才46名,留学就业人员55名,柔性引进人才19名,人才集聚初具规模。二是聚力党建综合阵地建设。顺应园区楼宇经济发展形势,以“党建+金融”为主题,打造三亚CBD党群服务与金融创新创业中心,使党群服务在月川片区实现有效覆盖。建成海南省首个园区微党校,打造集学习、教育、交流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员教育管理平台,联系园区企业逐步拓展微阵地,形成“以点带面、立体覆盖”的总态势。三是特色党建品牌激发组织活力。持续擦亮“CBD·life”党建品牌,开展“阅伴海”读书沙龙等活动,丰富党建带群团成效,探索更有温度的基层党建。
聚效优服务
打造园区发展“助力器”
管理局党委坚持“问访”一线,领导班子带头弘扬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传统,党委书记梅开志带头下基层现场办公,推动合联三亚中央商务区项目提前30日竣工验收;推动解决大悦城综合体周边市政道路建设难点堵点,保障企业于十一黄金周顺利开业。将“我为企业办实事”作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重要拓展,搭建政企服务微信群,24小时畅通企业诉求渠道,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“零距离”交流互动,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“事事有回音”、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“件件有落实” 。
一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设立党员先锋岗,广大党员带头亮身份、亮职责、亮承诺,高效精准响应企业诉求;建立“项目审批许可帮办移动站”,为园区企业办理装修施工、夜间施工许可96件。开展“大主题式”场景审批改革实践,为园区“保利•天珺01B地块”项目颁发全省首个“主题式”场景审批综合许可证,“主题式”场景审批创新荣获海南省政务公开十佳案例。二是优化一对一专属联企服务。成立“4+2”产业方向工作专班,党员担任楼宇服务的“楼小二”与“首席服务员”,确保商务区“四上”“三有”企业全覆盖。针对三亚鸿洲卡纳游艇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职业病评估时遇到“多头管”及“退费难”的问题,积极协调有关部门,仅用1天时间帮助企业挽回损失2万元。今年以来,共收到企业反映问题65条,目前已解决51条,正在持续推进中。三是依托“商鹿通”服务专班,打造营商环境优化“标准灯塔、智慧桥梁、国际磁石”。搭建园区数智化管理调度平台、园区跨境数据中心,探索研发数字人,以服务智慧化搭建园区向数字时代跨步的智慧桥梁,打造集党建、招商、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应用场景,提升资源整合与利用效率。举办税企交流会,为企业解决开票降额问题,惠及博世金、金石兴迈、新纳圣、恒力能源、坤鹏科技等园区十余家企业。
聚势强产业
打造转型升级的“加速器”
管理局党委深刻认识到,招商工作不仅关乎经济的持续增长,更是锻造新质生产力、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综合竞争力跃升的关键引擎。局党委将“产业链招商”作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,联同吉利集团大力引进汽车全产业链,推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通过三亚对外投资“吉利马来西亚汽车高科技谷”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。目前,已有烟台亚通、浙江利民和宁波开特3家吉利供应链出海企业落地园区。未来,随着吉利汽车高科技谷品牌及生产线的逐一落地,将引领近80家供应链企业落地园区,高质量发展引擎将更加强劲。
一是集约发展成果显著。近年来,园区锚定经济目标导向不动摇,用超常规手段奋力拼经济,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。以占三亚市规划建设用地2%的面积,完成全市服贸额、货贸额、外资的31%、46%、72%。二是创新动能持续增强。“两个基地”三亚示范区建设加速,“一所两中心”取得实质进展,海南国际清算所可掉期清算品种达38个、累计实现掉期清算规模55.52万吨、清算合约价值15亿元,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全品种交易额累计超2800亿元。三是主导产业成型成势。QFLP、QDLP规模分别占全省55%、30%,创建现代金融、商贸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全力打造自贸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。游艇(1415艘)出海艘次占全省85%以上,游艇产业管理模式入选省制度集成创新案例。落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,产业基础和文化氛围集聚效应凸显。
作者: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党委专职副书记 李舒雯
来源:三亚党建